貴陽護理職業學院歷史沿革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是在2006年由國家級重點中專貴陽市衛生學校六十八年的辦學基礎上以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金陽醫院、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為附屬醫院組建的貴州省第一所獨立的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護理、臨床醫學、藥學、公共衛生管理、醫學檢驗技術等醫學相關專業人才為主的高等職業學院。
相關背景材料:
1. 2006年1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黔府函【2006】7號);文件中明確保留貴陽市衛生學校。因此,學院現在是兩塊牌子:即貴陽護理職業學院、貴陽市衛生學校;一套人馬。
2. 2006年6月教育部正式備案(教發函【2006】127號)。
3. 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金陽醫院、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為附屬醫院組建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其由來是當時我院地屬貴陽市衛生局主管,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金陽醫院、貴陽市婦幼保健院也是貴陽市衛生局的下屬單位,故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可研報告定位是“中山大學護理學院領辦,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金陽醫院、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為附屬醫院組建貴陽衛生護理職業學院”。但省政府在批復時,當時分管教育的副省長劉鴻休提出“貴陽衛生護理職業學院”沒有特色,建議改為“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因此,最終的批復名稱:“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4.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對外成立掛牌時間:2007年3月18日。由于貴陽護理職業學院正式成立后級別為“副廳級單位”,直屬貴陽市人民政府直管,不屬于貴陽市衛計委下屬單位,貴陽市衛生學校直屬貴陽護理職業學院二級機構(即中專部)。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金陽醫院、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為附屬醫院問題由于與貴陽護理職業學院不在同一個系統內,目前要把醫院與學院合為一體操作起來有困難。
一、貴陽市衛生學校歷史沿格
(一)成立時間:
1.批準時間:1939年5月
2.正式成立時間于1939年10月1日
(二)曾用名:
1.初名“貴州省醫事職業學校”
2.1941年8月更名“貴州省省立貴陽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3.合并校:1950年春,解放軍贛東北軍區衛生學校、省立遵義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先后合并到省立貴陽高級護士職業學校。1950年8月28日,學校更名為“貴州省衛生學校”;1961年9月,貫徹黨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省衛生廳請求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將貴陽市第一、第二衛校、貴醫護校、省醫護校四校合并,更名為貴陽市衛生學校。
(三)歷史變遷: 貴陽市衛生學校前身創建于1939年10月1日,初名為貴州省立醫事職業學校。成立初借用大井坎(今慧文路)一部分私立小學為校址,地屬當時貴州省衛生署領導,何輯伍先生擔任校長,有教員有20余人。1940年1月改由陳淑珠先生接任校長,同年改派姚克芳先生兼任校長。1941年8月,學校更名為“貴州省立貴陽高級醫事職業學校”,由姚克芳同志兼任校長。1942年貴州省衛生干部人員訓練所與學校合并,校址遷至威清門外北新區路2號,姚克芳同志兼任校長。1943年,石茂年同志出任校長。1944年冬,日寇侵入黔南,學校被迫停課,遷至清鎮縣鎮西街。1945年春遷回貴陽威清門復課。1946年秋,該校遷至大南門外市南路原中央醫院舊址。為解決學生教學實習場所,1947年春,該校與省立結核病療養院聯合設立門診部。同年夏,貴州省立鎮遠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并入學校。1948年聯合門診部擴建為學校附屬醫院,有病床20張。1949年夏,省立結核病療養院停辦,該院址房舍及部分藥品器具全部移交學校。1949年11月貴陽解放后,學校由貴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部接管,派劉良知同志為學校軍事聯絡員。1950年春,解放軍贛東北軍區衛生學校、省立遵義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先后合并到省立貴陽高級護士職業學校。1950年8月28日,學校更名為“貴州省衛生學校”屬省衛生廳領導,由胡夢塘同志出任校長,其附屬醫院更名為貴州省衛生學校附屬醫院。附屬醫院病床增至77張,院長錢允中。1952年3月,貴州省衛生廳決定省衛校附屬醫院在市東路建立貴州省干部醫院。1954年秋,為適應工農業發展對衛生教育的需要,將貴州省衛生學校醫士科分出,在市東路建立貴陽醫士學校。1956年秋,貴州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省衛生學校助產科分出,建立貴陽市助產學校,地址在貴陽市蘆花村。又將護理科分出,在遵義地區建立遵義護士學校。藥檢專業留在大南門外虹橋校址(原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原址),稱為貴州省貴陽衛生學校。1958年貴州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貴州省貴陽衛生學校下放貴陽市領導,更名為貴陽市第一衛生學校,校址位于大南門外虹橋,貴陽助產學校更名為貴陽市第二衛生學校,校址在貴陽市蘆花村。當年,分別從第一、第二衛校每個專業抽調老師支援銅仁、畢節、遵義、安順、黔東南等地成立地區衛校。同年,貴陽醫士學校改為貴陽醫學專科學校,其中公衛醫士、醫士專業的學生轉到第二衛校,有部分中專學生下放到各地區衛校。1961年9月,貫徹黨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省衛生廳請求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將貴陽市第一、第二衛校、貴醫護校、省醫護校四校合并,更名為貴陽市衛生學校,地屬貴陽市衛生局主管。校址在原助產學校即貴陽市次南門蘆花村,現貴陽市花溪大道北段42號。 二、貴陽市衛生學校主要業績:
(一)貴陽市衛生學校開設專業:先后設有護理、助產、婦幼衛生、美容技術與護理、藥劑、藥品檢驗、中藥士、檢驗、病理檢驗、預防醫學、社區醫學、民族醫士、全科醫士、計劃生育管理等14個專業。
(二)畢業生人數:已先后為國家培養了兩萬多名實用型醫藥衛生技術人才,畢業生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及海外。為祖國醫藥衛生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優秀畢業生代表:
1.蘇雅香:原貴州省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中國南丁格爾獎獲得者。
2.董佑忠:原貴陽中醫學院神經病學教授;全國神經學委員會主任。
3.彭少英:原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外科主任;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4.安邦權:貴州省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貴州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5.現貴陽市醫院的護理部主任主要是我院畢業生。如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鐘衛蘭(貴州省護理學會常務理事)
6.領導干部及企業家:張潔(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夏江(貴州一品藥業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等。
三、校辦企業:貴陽衛校制藥廠(后更名貴陽金橋制藥廠)
主要產品:金烏沖劑(膠囊)、千金藤素片、顱痛定片、黃連素片、感冒退熱沖劑等20余個品種。
貴陽金橋制藥廠在2004年由于國家政策調整,并購給神奇制藥有限公司。
四、獲得榮譽:貴陽市衛生學校于1981年、1994年、2000年、2004年連續四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5年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受到了教育部等七部委的表彰。并先后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全國大中專學校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技術教育系統體育工作先進學校”、“貴陽市優秀青年自愿者服務站”、“貴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稱號。
五、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基本情況學院名稱:
(一)學院名稱:貴陽護理職業學院;英文譯名: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二)學院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石林西路2號;郵政編碼:550081
(三)占地面積:約374畝,建筑面積24萬㎡;實驗實訓場所面積達64361平方米。
(四)校徽:

(五)校訓:明德至善 業精技高
(六)校歌:貴陽護理職業學院校歌《在金陽的陽關下騰飛》;貴陽市衛生學校校歌《我們是中華好兒女》。
(七)校樹:《白玉蘭樹》
(八)學院機構性質及機構類型:事業法人。貴陽護理職業學院是以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為主的護理及醫學相關專業貴陽市市屬高等職業院校。以培養高等護理、臨床、藥學、檢驗技術和衛生管理等實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同時積極開展護理及醫學相關專業的職業培訓,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促進地方教育事業的發展。
(九)學院發展定位:堅持立足醫養,融入貴陽,服務貴州,輻射全國,面向國際,
(十) 學院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厚人文、明醫理、強技能、善創新的技術技能專門人才。
(十一) 學院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學院內涵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開拓創新,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十二)學院辦學層次及辦學規模: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是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黔府函【2006】7號),教育部備案(教發函【2006】127號)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以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同時發展繼續教育。在校生規模定為6402人。
(十三)學院機構:現全院有30個黨政機構。黨群機構(6個):黨委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紀檢、團委、工會;行政機構(9個):院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學生工作處、計劃財務處、后勤管理處、保衛處、招生就業處、國際合作處;教學機構(10個):護理系、臨床醫學系、藥學系、醫學檢驗技術系、衛生管理系、文化基礎部、醫學基礎部、思政部、中專部和成教培訓部;教學服務機構(5個):科研處、信息網絡中心、實驗設備中心、醫療服務中心和圖書館。全院現有教職工384人,設有黨政管理機構和教學、科研、教輔機構,配備科級以上干部106名,有專任教師311人,雙師素質教師200人,高級職稱113人,校外兼職兼課教師122人,常年聘請行業、企業的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專家擔任學院的兼職教師。十二五期間,學院獲得大批省市級教、科研成果,榮獲貴州省第二屆青年創新人才獎1名,貴陽市市管專家1名、省級職教名師3名,省級思政名師1人(十四)專業設置:學院現設有護理、涉外護理(英語方向)、護理(康復護理)方向、護理(社區方向)等、助產、助產(計劃生育方向)、藥學、藥物分析技術、中藥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輸血方向)公共衛生管理、醫學營養、衛生檢驗檢疫技術等15個專業。中職專業:護理、護理與美容技術、藥劑、社區醫學專業共24個專業。其中臨床護理為重點專業、涉外護理為品牌專業、藥學為特色專業。
(十五)班級的代號的設置:
1.2010年以前:專業+年級+已開辦專業班次。如護134班。即護理專業,一年級,第34班。
2. 2011年以后:入學年限+專業+學制+已開辦專業班次。如護理12378班。即2012年入學,護理專業,學制3年,第78班。
(十六)學生證編號的設置:
1.學生證號總數:14位,例如:護理11338班1號同學
20110120133801。
2.學生證號“數字”代表意義
(1)“2011”第1-4位表示學生入學年份 (年級)“2011”
(2)“01”第5-6位表示系部(護理01 藥學02 檢驗03 衛管04)
(3)“2”第7位表示高職或中職(1代表高職 2代表中職)
(4)“01”第8-9位表示專業(如下表)
(5)“3”第10位表示學制幾年
(6)“38”第11-12表示班級
(7)“01”第13-14位表示班級中的學號
附:學號編輯表:
1-4位 |
5-6位 |
第7位 |
第8-9位 |
第10位 |
第11-12位 |
第13-14位 |
年 份 |
系 部 |
學 歷 |
專 業 |
學 制 |
班 級 |
學 號 |
高職 |
中職 |
|
護 理 系 (01) |
1 |
2 |
護理(01) |
3 |
|
|
|
1 |
2 |
護理(涉外護理方向)(02) |
3 |
|
|
|
|
|
護理(康復護理方向)(03) |
3 |
|
|
|
1 |
2 |
護理(老年護理方向)(04) |
擬增設專業 |
|
1 |
2 |
助產(04) |
3 |
|
|
|
1 |
2 |
助產(計劃生育方向)(05) |
3 |
|
|
|
1 |
2 |
醫療美容(06) |
3 |
|
|
|
藥 學 (02) |
1 |
2 |
藥學(01) |
3 |
|
|
|
1 |
2 |
中藥學(02) |
3 |
|
|
|
1 |
2 |
藥物分析技術(03) |
3 |
|
|
|
1 |
2 |
藥劑(04) |
3 |
|
|
|
檢驗(03) |
1 |
2 |
醫學檢驗(01) |
3 |
|
|
|
衛 管 (04) |
1 |
2 |
公共衛生管理(01) |
3 |
|
|
|
1 |
2 |
衛生檢驗與檢疫(02) |
3 |
|
|
|
1 |
2 |
醫學營養(03) |
3 |
|
|
|
|
1 |
2 |
農村衛生(04) |
3 |
|
|
(十七)學院、學校歷任領導
任屆 |
時間 |
姓名 |
職務 |
任期 |
備注 |
|
第一任 |
1939.1 |
何輯伍 |
校長 |
|
|
|
第二任 |
1940.1 |
陳淑珠 |
校長 |
|
|
|
第三任 |
1940.8 |
姚克芳 |
校長 |
1940.8 1943.8 |
貴州省衛生廳廳長兼任 |
|
第四任 |
1943 |
石茂年 |
校長 |
1943至1945.10 |
|
|
第五任 |
1945.1 |
沈鐸 |
校長 |
1945.至1946 |
|
|
第六任 |
1946 |
陳本禮 |
校長 |
1946至1950.4 |
|
|
第七任 |
1950.4 |
胡夢塘 |
校長 |
1950至1952.3 |
|
|
|
|
康文惠 |
政委 |
|
|
|
|
|
戴必正 |
副校長 |
|
|
|
第八任 |
1952.3 |
鄒筱孟 |
校長 |
1952.31953.10 |
貴州省衛生廳副廳長兼任 |
|
|
|
吉政 |
副校長 |
|
|
|
|
|
楊文華 |
副校長 |
|
|
|
第九任 |
1953.1 |
吉政 |
校長兼書記 |
1953.10-1956.5 |
|
|
|
|
楊文華 |
副校長 |
|
|
|
第十任 |
1956.9 |
楊文華 |
校長兼書記 |
1956.9-1962 |
|
|
|
|
王治國 |
副校長 |
|
|
|
|
|
陳震標 |
副校長 |
|
|
|
|
|
顧景莉 |
副校長 |
|
|
|
|
|
薛志誠 |
副校長 |
|
|
|
|
1961.8 |
楊文華 |
校長兼書記 |
|
第一、第二衛校合并初期,有校長、書記重疊現象。 |
|
|
|
杜宇 |
校長兼書記 |
|
在1961年之前曾擔任第二衛校書記兼校長 |
|
|
|
顧景莉 |
副校長 |
|
|
|
|
|
于子真 |
副校長 |
|
|
|
|
|
楊樹華 |
副校長 |
|
|
|
|
|
田秀蘭 |
副校長 |
|
|
|
|
|
李積茂 |
副校長 |
|
|
|
|
|
魏運貴 |
副校長 |
|
|
|
|
|
王治國 |
副校長 |
|
|
|
第十一任 |
1962.7 |
王治國 |
校長兼書記 |
|
|
|
|
|
于子真 |
副校長 |
|
|
|
|
|
顧景莉 |
副校長 |
|
|
|
第十二任 |
1963.2 |
萬利 |
校長兼書記 |
1963.2至1979 |
|
|
|
|
于子真 |
副校長 |
|
|
|
|
|
王玉君 |
副校長 |
|
|
|
|
|
邰開世 |
副校長 |
|
|
|
|
1966至 1976: 文革期間:楊木生任革委會主任,萬利、裴改香、王國政先后任革委會副主任。 |
|
第十三任 |
1977-1979 |
萬利 |
書記兼校長 |
1979.6調離 |
|
|
|
邰開世 |
副校長 |
|
|
|
|
王玉君 |
副校長 |
|
|
第十四任 |
1980 |
邰開世 |
校長 |
1980至1984.7 |
|
|
|
張增倫 |
書記 |
1979至1984.7 |
|
|
|
尹素華 |
副校長 |
|
|
|
|
侯兆來 |
副校長 |
|
|
|
|
王玉君 |
副校長 |
至1981 |
|
第十五任 |
1984.7 |
尹素華 |
校長兼書記 |
1984.7-1988.2 |
|
|
|
陳文敏 |
副校長 |
|
|
|
|
殷法堯 |
副校長 |
|
|
第十六任 |
1988.2 |
馮春生 |
黨委書記兼副校長 |
|
|
|
|
陳文敏 |
副校長 |
|
|
|
|
殷法堯 |
副校長 |
至1988.9 |
|
|
|
邰開世 |
副校長 |
|
|
第十七任 |
1993.5 |
邰開世 |
校長兼黨委書記 |
|
|
|
|
馮春生 |
黨委書記兼副校長 |
|
|
|
|
陳文敏 |
副校長 |
至1994.8 |
|
|
|
陳樹芳 |
副校長 |
|
|
|
|
孟凡勇 |
副校長 |
|
|
第十八任 |
1997.11 |
馮春生 |
書記兼副校長 |
|
|
|
|
陳樹芳 |
副校長 |
|
|
|
|
孟凡勇 |
副校長 |
至1998調離 |
|
|
|
付定芳 |
副校長 |
|
|
第十九任 |
2001.2 |
薛花 |
校長兼黨委書記 |
|
|
|
|
唐冰 |
黨委副書記 |
至2006.10 |
|
|
|
陳樹芳 |
副校長 |
至2007.12 |
|
|
|
付定芳 |
副校長 |
至2004.10調離 |
|
|
|
董華群 |
副校長 |
|
|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院第一任領導 |
2008.6 |
單建星 |
黨委書記 |
|
|
|
薛花 |
院長 |
|
|
|
朱虹 |
副書記 |
|
|
|
吳學偉 |
副書記 |
|
|
|
董華群 |
副院長 |
|
|
|
毛越華 |
副院長 |
|
|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院現任 領導 |
2016.3. |
謝紅生 |
黨委書記 |
|
|
張崇芳 |
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
|
|
朱虹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朱虹 |
|
|
毛越華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
|
柴忠元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
|
孫國兵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
|
蔡怡平 |
黨委委員 |
|
|